為推動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傳承弘揚農業農村領域工匠精神,近日,無錫市農業農村局、無錫市總工會聯合評選出2022年度無錫市“十大農民工匠”,我市3人入選。
“耕出新天地”的農機人
汪俊貴,江陰市游圣農業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汪俊貴自2001年開始從事糧食生產工作,經過二十余年的打拼,建成省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在農業種植、農機服務和農產品加工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目前,服務中心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擁有糧食烘干中心、大米加工中心、農機維修中心等專業平臺,全年累計機械化作業面積超四萬畝,長期為周邊農戶提供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
為了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提升服務輻射能力,增加收割、施肥、翻耕、播種效率,他不斷引進新型農機,購入無人機進行植保作業,不斷嘗試新方法、探索新道路,圍繞本地農作物種植生產需要,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社會化服務雙主體融合發展。合作社連續兩年被評為“現代農業建設先進企業”。
“被總理接見”的種糧人
陳學培,江陰市學培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學培1993年來到顧山鎮進行水稻種植,2008年成為無錫市首個承擔部省級水稻高產創建項目的種植大戶,2012年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種糧售糧大戶”,享受全國勞模待遇,成為村民口中的“被總理接見的種糧人”。2019年他成立了學培農業專業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
在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的幫助下,他通過鉆研品種的改良、技術的提升工作,依靠科學種田,獲得多項省、市表彰,常年水稻畝產約720公斤,小麥畝產約480公斤,在江陰乃至無錫市名列前茅。他以一股韌勁、牛勁和沖勁,不僅讓自己富了起來,還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為富民強鎮貢獻自己的力量。
“土蛋蛋”變“金蛋蛋”的育薯人
黃醒師,江陰沃土農業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醒師從事馬鈴薯微型脫毒種薯繁育工作已有12個年頭,對于馬鈴薯新品種選育、病害檢測和莖尖脫毒剝離工作熟稔于心。2010年他創建江陰沃土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每年可生產微型脫毒種薯1200萬粒,利用有性雜交育種技術,培育出“沃土五號”和“沃土十七號”兩個新型馬鈴薯品種,并積極推廣高壟雙株種植技術,通過繁育新品種、試行新技術,實現了每畝馬鈴薯增產1200斤。在多年的試驗和研學下,他探索出一套更適合江南二季作地區的馬鈴薯種植新技術,完全替代北方種植方法,這讓原本更適宜在北方種植的馬鈴薯在南方土地上也能畝產翻番,倉箱可期。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聚焦基層、聚焦產業、聚焦實用,創新培育模式,優化培育措施,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圍繞需求辦培訓,圍繞產業辦培訓,圍繞技能辦培訓,全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生力軍。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電子郵箱:mayor@email.wuxi.gov.cn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