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號 | 01404053X/2019-00461 | 生成日期 | 2019-01-28 | 公開日期 | 2019-01-28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發布機構 | 江陰市行政審批局 | |
公開形式 | 網站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有效期 | 長期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體裁 | 其他 |
主題(一級) | 綜合政務 | 主題(二級) | 機關事務 | 關鍵詞 | 機關,總結,行政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內容概述 | 2018年江陰市行政審批局工作總結及2019年工作打算 |
以高質量改革打造政務服務江陰樣本
——2018年江陰市行政審批局工作總結及2019年工作打算
2018年,江陰市行政審批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質量完成改革任務,全面實現“2440”高效審批目標,系統化構建江陰政務服務體系,審批效能持續提升。
一、2018年改革成效
受理辦結投資建設類審批事項2033件,企業注冊登記8377家,全市市場主體已突破17萬戶,開展公共資源交易1151項,交易額達51.16億元。
一是建成市鎮村三級代辦服務體系,對照《關于推行行政審批(服務)代辦制的實施意見》,組建覆蓋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的專職代辦隊伍,組織代辦員業務培訓、跟班作業,月平均項目代辦150余件。二是構建市鎮村三級政務服務網絡。擬制村(社區)級政務服務終端建設規范,全面推廣試點工作經驗,逐步實現村級(社區)政務服務網全覆蓋。三是完善市鎮村三級監督考核體系。出臺市、鎮(街道)兩級政務服務考核實施辦法,明確鎮(街)政務服務中心進駐事項清單。市鎮村全市域覆蓋、全領域規范的具有江陰特色的政務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一是改造我市行權網,實現與省平臺單點登錄,做到“一次認證、全網通行”。上線無錫地區首家省政務服務網江陰移動旗艦店,開通網上申報、排隊預約、常見問題、學區查詢、中考查詢、交易中心公告等12個特色服務,同步在“最江陰”客戶端發布。加快電子證照庫建設,夯實數據共享基礎。二是建成投資建設聯審平臺,推動成立市大審圖中心,出臺《關于進一步優化工程項目審批的實施意見》,小型工業項目的政府審批用時不超過12個工作日,其他工業項目的政府審批用時不超過17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的政府審批用時不超過26個工作日。三是上線企業設立網上申報系統,下放500萬元以下企業注冊開業審批登記權限,全面推行江陰市級名稱自主申報,自助辦照系統正式投入運行,全面提升審批效能。“2440”高效審批目標已全面實現,并形成可復制推廣經驗。
?。ㄈ┲贫然瘎撔?,打造政府企業“信賴平臺”。一是創新招投標新模式,對標全省第一批試點要求,率先在全省縣域城市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評標后評估模式,部分鄉鎮試點施行預選招標。通過規范各方主體行為,有效保證招標評標工作質量。二是規范交易平臺體系文件。出臺《江陰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評標后評估工作操作流程》、《江陰市建設工程預選招標導則》、《政府集中采購資格條件、評分辦法、采購需求設置的禁止性條款》等部門文件,在全省首例推動實施“ABC合成法”評標基準價。三是大力推行國有產權“電子競價平臺”的“不見面”交易方式,通過規范操作流程、擴大項目信息宣傳力度、增加競價頻次、制定風險防控機制等措施,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存在矛盾問題
行政審批局成立一年來,在審批的具體流程中、在保障機制的實際運轉中,仍凸顯了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容缺預審仍有阻礙。審批中缺少必要的容缺前置條件,以及提前預審的規范機制;二是高效審批基礎仍不穩固。網上審批的基礎還不夠扎實,辦件量不高,審批鏈條沒有完全閉環,審圖等環節還在體外循環;三是綜合服務保障后力不足。經費保障力有不逮、工學矛盾日益突出、配套設施還不健全等問題仍制約了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
三、2019年工作任務
2019年,行政審批局積極適應機構改革調整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對標改革任務和群眾需求導向,在政務服務標準化、審批效能再提升、政務體系更完備上持續用力。
?。ㄒ唬┚劢箻藴驶?,全市域打造特色政務服務體系。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建成江陰市行政服務標準化體系,實現行政服務從管理制度化向管理標準化轉變。一是開展標準化調研,對各部門和鎮街從各政務服務中心的基本情況、內部管理、政務服務事項、政務服務事項辦理規程、服務推廣經驗、工作難點等方面,多角度的深入調研,形成調研報告。二是開展標準體系評估,組織標準化專家與政務服務領域專家對政務服務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進行評估完善。三是完成政務服務標準化體系標準編制工作,形成標準化文本,并在全市域范圍推廣應用。
?。ǘ┚哿﹄娮踊?,全流程推進審批服務不見面改革。一是持續完善投資建設聯審平臺。將民防事項、綠化設計等審批事項納入聯審平臺,并升級信息系統數據同步功能,通過項目聯審平臺與“40”等信息平臺作有效對接,實現關鍵流數據共享。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監管、執法信息相互推送機制,審批信息第一時間推送至江蘇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確保行政體系運轉順暢、集成高效。二是加大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通過江蘇工商APP實現全程電子化登記力度,通過電子化登記手段,更好地實現不見面審批。三是持續推進代辦服務,建設“代辦綜合受理服務平臺”,啟動江陰市代辦網前期建設,組織案例匯編、技能大賽,建立回訪制度,形成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的代辦服務體系。
?。ㄈ┚坌炠|化,全領域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一是推進鎮街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推動鎮村與市級政務服務平臺無縫對。二是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證照分離的基礎上,在全市范圍內實施證照分離。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將100項“證照分離”事項分類管理,逐項明確任務分工、責任部門。三是全面推開企業、個體工商戶自助辦照一體機全城通辦,足不出鎮,辦理全市范圍內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登記。四是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進一步對“證明材料”和“前置條件”清理,簡化申報條件、減少申請材料。
?。ㄋ模┚圩冃畔⒒?,全方位打造陽光高效的交易平臺。一是升級建設項目交易系統和保證金收付系統,全面推行多銀行、多領域(建設工程、政府采購等)的界限,進一步增強平臺的專業性、實用性和安全性。二是上線運行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系統,推動國有企業采購納入電子化平臺,實現國企采購與政府采購的無差異對待。三是電子競價系統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的對接工作,擴大電子終端范圍,推廣電子競價系統手機APP。四是開發電子化清標系統,全面落實“招標人負責制”。五是加強全市鎮街園區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產權交易的業務指導,下放電子競價系統權限,力爭實現交易平臺的整合使用。